常见疾病 《黄帝内经》二十五音和经络调理的再思考-高也陶
发布日期:2024-11-18 13:46 点击次数:66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年5月第29卷第5期总第356期摘要:通过古琴的启发‚对2000多年传抄文字的考量‚根据当代物理声学对声音频率的定律‚更正了既往研究的错误‚最终发现《黄帝内经》二十五音的排列和经络调理之间存在严谨的客观规律‚声学部分与当代物理学完全相同‚从而为中医听声辨病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科学基础。关键词:五臟相音‚黄帝内经‚发音频率‚二十五音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08)5-0061-03近年‚因为偶然的原因‚涉足《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的研究‚发明现代化闻诊检测设备‚临床应用已经在国内近20家机构展开‚出版专著8部‚发表论文20余篇‚[1] 但是本人五音不全‚又非中医‚常有抽身退步之想。幸得相当热爱中医的专业人士指点和鼓舞‚扶持至今。近又得中医兼古琴师郭原先生不吝赐教‚并予以详细指点‚始有可能重新对原先的研究再行思考。1 二十五音之排列1.1 两种排列二十五音的依据郭先生指出:“这二十五个乐音两千年来没有人能参透‚因而成为中医界的千古之谜。” 推理认为:只有古琴可以在两个八度内存有二十五个符合五声音阶的乐音‚并在古琴上排列出二十五音[2] 。郭先生是从古琴上来推论的‚我是从物理声学的定理来推论。根据物理声学的倍频定律‚在每一个八度音程中都可以区分出与二十五音相对应的频率范围[3] 。但是‚这二种排列依据并不矛盾‚郭先生的推论很显然比较符合《黄帝内经》撰写者当时的情况‚是乐音在古琴上的位置‚我的研究是按照物理声学定理‚测定出二十五音的频率范围。可以看作把后者视为现代化技术‚被用以测定前者的振动单位。1.2 二十五音之名称1625年‚张介宾在《类经》中谈到《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时‚指出有六处与医义不符‚而且“有重者……;有缺者……‚且有以别音互入‚而复不合于表里左右五行之序者。此或以古文深讳‚向无明注‚读者不明‚录者不慎‚而左右上下大少五音之间‚极易差错‚愈传愈谬‚是以义多难晓‚不敢强解‚姑存其文‚以俟后之君子再正。” [4]郭先生与我在二十五个音的排列上‚少→左→上→右→大‚除了中间的那个音以外‚几乎完全一致‚古琴有大头、小头、左手、右手;一个八度音程的频率范围也是线性的‚由低频率到高频率;因此‚只要明确五个主音的频率范围‚再将五个主音五等分‚就是二十五音了。再确定中间那个音‚其他四个就非常明确地是排在左右两侧了。郭先生认为五音中间那个音的名称是半(判)音‚在古琴上叫做正音‚而我的研究认为中间那个音的名称是上音。我的依据是:(1)对《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张介宾总结说“但前节言调者十二条‚后节言同者九条‚总计言角者十二‚徵者六‚宫者八‚商者八‚羽者七;” [4] 显然多有不全。但在张说的前节与后节之间‚却有一节对五个音的上音做了详细的论述。这一节是《五音五味篇》讨论经络调理和饮食调理的最重要的核心论述。(2)《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对五形之人最为典型的就是比于五音的上音‚例如:木形之人‚比于上角;火形之人‚比于上徵 ……‚然后才是其他四种辅音之人的描述。(3)《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和《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两篇文章前后序列‚文中对二十五音的名称各有不同‚只有上音在二篇文章的五个音中全部都存在‚而且是典型和重要的内容。(4)《说文解字注》中“上”字的古文书写是“二”‚“正” 字也从二‚“上”和“正”字的篆书也非常相象。(5)解决了大、少、左、右和上几种音的命名后‚只剩下加宫、左角宫、釱商、釱角、判角、判徵、质徵、桎羽、众羽等六种音的名称。郭先生指出:众羽和加宫都是右的笔误[5] ‚并因此可以推出‚宫音余下的左角宫在上宫之左‚羽音余下的桎羽自然就在上羽之左。与我的研究结果一样。(6)郭先生指出‚判‚是一半的意思。我认为是的‚但不是整个音阶的一半‚而应当是上音的一半‚正好应当在上音的左侧‚我原来的研究把判音放到了右侧‚显然有误。这样一修正‚徵音五音中正好缺大徵‚剩下的质徵就放在了大徵的位置。(7)因此‚在我原来的研究中‚判角要与釱角更换位置‚这样也符合我从其他角度研究的釱商填补大商的位置‚釱的频率范围应当是比较高的。 土形大宫之人‚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调右足阳明下;1.3二十五音的重新排列于是‚得出以下的二十五音排列‚频率是由低到高的线性排列:少宫、左角宫、上宫、加宫、大宫、少商、左商、上商、右商、釱商、右[少]角、判角、上角、釱角、大角、少徵、判徵、上徵、右徵、质徵、少羽、桎羽、上羽、众羽、大羽我的研究原来分析右徵是左徵之误‚现在进行更正‚与判徵的位置更换。右角应当是少角仍然 保留‚其道理见原书的分析‚[3] 另外‚在《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中‚没有少角‚也没有左角的名称‚而在《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中‚有左角‚釱角‚而无右角。后人注解‚左角一曰少角‚釱角一曰右角[6] 。因此‚在《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中五个角音的名称:判角、上角、釱角、大角已经有明确定位‚余下右角只能是少角之误‚也符合《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2二十五音之频率根据以上理论‚我们可以测出二十五音的频率范围。按照国际公布的标准音 a1(小字1组 a) = 440 Hz 时[7] ‚五声音阶所相对的频率和音分‚再将五个音各五等分‚即得出二十五音的频率‚一个线性连续的频率范围。按照声学的倍频定律‚我们可以推测出其他八度音程上二十五个音的频率范围。3 二十五音与经络调理上述为二十五音分析诊断‚《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的关键在于饮食调理与经络调理。上述二十五音的序列被改变后‚直接影响到调理的方案。3.1 角音与徵音的更正首先‚明确需要更正的范围只有两对:判角和釱角‚判徵和右徵。更正后的这两形人的在《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中的描述这非常严谨了。3.2 商音的调整《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和《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两篇文章对商音系列的名称不同‚前者为少商、右商、上商、釱商、大商‚后者为:少商、左商、上商、右商、釱商。我之前的研究‚把釱商当作大商‚做了以下排列:金形少商之人‚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调左手阳明上;金形左商之人‚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调左手阳明下;金形上商之人‚手太阴敦敦然;调右手阳明上;金形右商之人‚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调右手阳明上;金形钛商之人‚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调右手阳明下。这一排列显然不够规律‚但是‚如果‚我们把左商和右商的内容更换后‚就可以得出与上述角音和徵音一般的规律来。此处‚金形上商之人手太阴敦敦然与土形上宫之人足太阴敦敦然是阴阳二十五人当中‚唯一重复出现的“XX 然”‚近来有人提出其“敦敦然”可能有误[8] 。3.3 宫音和羽音的调整根据本人原来的研究‚宫音和羽音的调理排列如下:土形少宫之人‚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调左足阳明下;土形左角宫之人‚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调左足阳明上;土形上宫之人‚足太阴敦敦然;调右足阳明下;土形加宫之人‚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调右足阳明上;土形大宫之人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调右足阳明下;水形少羽之人;左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调右足太阳上;水形桎羽之人;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调右足太阳下;水形上羽之人,足少阴汗汗然;调左足太阳下;水形众羽之人;右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调左足太阳上;水形大羽之人右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调左足太阳下。3.4 左右上下的规律在以前的研究中最担心和困惑的就是左、右、上、下,一直没有找到依据。因为古人是绝对严谨的。惟时代久远传抄错误。现在按照以上的排列规律显现出来了:(1)以上音为每个音的中间将每个音五等分后上音位于中间其他四音分在左右两侧。(2)每一侧两个音在线性分布上或者在琴弦上又有左与右之分。右侧音表现为人体左侧的经络左侧的表现为人体右侧的经络。按针刺的原理以右调左以左调右。(3)不足上音的或者说频率低于上音的在调理上予以补法是顺经络走是上;大于上音的在调理上予以泄法是逆经络走是下。(4)中间的上音是正常情况‚是五脏正常健康的频率‚五脏为阴‚表现为阴经。所以‚在《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中专门指出了他们的调理同其他某音。可以注意到五个上音都是与其右侧的音同‚都是下。根据这一规律‚需要更改调理的只有“上羽与大羽同”‚“上商与右商同”。最后‚我们把上述更正过的内容‚总结如次:土形少宫之人‚右足阳明‚阳明之下坎坎然;调左足阳明上;土形左角宫之人‚左足阳明‚阳明之下兀兀然;调右足阳明上;土形上宫之人‚足太阴敦敦然;调右足阳明下;土形加宫之人‚右足阳明‚阳明之上枢枢然;调左足阳明下;土形大宫之人‚左足阳明‚阳明之上婉婉然;调右足阳明下;金形少商之人‚右手阳明‚阳明之下严严然;调左手阳明上;金形左商之人‚左手阳明‚阳明之下脱脱然;调右手阳明上;金形上商之人‚手太阴敦敦然;调左手阳明下;金形右商之人‚右手阳明‚阳明之上监监然;调左手阳明下;金形釱商之人‚左手阳明‚阳明之上廉廉然;调右手阳明下;木形少角之人‚右足少阳‚少阳之下推推然;调左足少阳上;木形判角之人‚左足少阳;少阳之下栝栝然;调右足少阳上;木形上角之人‚足厥阴佗佗然;调右足少阳下;木形釱角之人‚右足少阳‚少阳之上随随然;调左足少阳下;木形大角之人‚左足少阳‚少阳之上遗遗然;调右足少阳下;火形少徵之人‚右手太阳‚太阳之下慆慆然;调左手太阳上;火形判徵之人;左手太阳‚太阳之下颐颐然;调右手太阳上;火形上徵之人‚手少阴核核然;调左手太阳下;火形右徵之人;右手太阳‚太阳之上鲛鲛然;调左手太阳下;火形质徵之人‚左手太阳‚太阳之上肌肌然;调右手太阳下;水形少羽之人;右足太阳‚太阳之下纡纡然;调左足太阳上;水形桎羽之人;左足太阳‚太阳之下洁洁然;调右足太阳上;水形上羽之人‚足少阴汗汗然;调右足太阳下;水形众羽之人;右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调左足太阳下;水形大羽之人‚左足太阳‚太阳之上颊颊然;调右足太阳下。4 讨论300多年前‚明朝大医张介宾说《黄帝内经 ·灵枢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的二十五音愈传愈谬‚义多难晓‚不敢强解[4] 。1300多年前‚唐朝大医孙思邈在 《千金方》中说:“ 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可惜没有留下如何听声辨病的细节。2500多年前的《周礼 ·天官冢宰 ·医师》规定医师诊断“以五气五声五色胝其死生”‚其中听声辨病的理论和技术只在《黄帝内经》中留下只鳞片爪。传统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历来对闻诊所知、所传甚少‚甚至有以嗅觉加入。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闻诊是一个相当完整和严谨的系统‚声学部分与当代物理学相吻合‚而且完全可以用现代科学数字化精确量化!行文到此‚《黄帝内经》五脏相音研究中最为困惑和担心的部分得以解决。《老子》说:“名‚可名‚非恒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母。”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各种角度‚千变万化‚可以有多种命名。但是‚自然规律始终存在‚一旦开天辟地‚两仪更生‚即使茹毛饮血‚即使现代化程度再高‚即使人迹消灭‚都不能够影响这些规律。如二十五音在一个音程中分布‚如何分割‚可以以不同频率段作各种各样的分割‚名各种各样的名‚但是‚振动与和谐‚上下与左右‚不可变更也!传统中医的五脏相音理论和技术‚或者说中医的闻诊理论和技术‚虽然2000多年来少人相信‚但不能说其不存在。幸有祖先遗书‚使今人少走弯路‚或许有望在听声辨病方面‚使传统中医再次领先于国际。的训练‚一些医学院在招生时就强调学生的价值观、态度、关爱、勇气、服务等传统美德。参 考 文 献[1]高也陶‚李捷玮‚潘慧巍‚等.五脏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的现代研究 [ J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9):51-53.[2]郭原.古琴音乐疗法.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网 [ EB/OL ] (2007-03-20) [2007 - 06 - 03].http://w w w .cmta.com.cn/xsyd/20070306/14580522.shtml[3]高也陶.阴阳二十五人的经络调理 [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1-200.[4][5]张介宾.类经 [ M ].北京:出版社人民卫生‚1965:110.査阜成.古琴の常識と演奏 [ EB/OL ].(2003-05-05) [2007-06-04].http://w w w .linkclub.or.jp/~ qingxia/cmusic/cmusicw3.html#yinyu[6]李生绍‚陈心智.黄帝内经灵枢 [ 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92.[7]韩宝强.音的历程-现代音乐声学导论 [ M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306-312.[8]陈高逸.从古音韵论 《黄帝内经 ·灵枢 ·阴阳二十五人》中“ 敦敦然”之正误 [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34-36.作者简介:高也陶(1955-)‚男‚江苏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律师‚恒发(中国)医疗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医疗法律、医学与宗教。收稿日期:2007-09-19修回日期:2008-03-14 (责任编辑:徐承本)68Medicineand Philosophy(Humanistic& Social Medicine Edition)‚May2008‚Vol.29‚No.5‚Total No.35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365站群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