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站和SEO变得简单

让不懂建站的用户快速建站,让会建站的提高建站效率!

心理疏导 李伯华:多皮饮新解及方证初探

发布日期:2025-02-07 16:38    点击次数:183

图片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李伯华,硕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医皮肤科专业,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师承上海顾氏、夏氏皮外科传人李斌、张明教授,工作后致力于赵炳南中医皮科流派学术的研究和传承,并拜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弟子程海英教授为师,学习贺氏针道。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委员。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第三批《北京市中医药人才培养计划》(简称“125计划”)初级人才培养人员。

图片

专业文献

图片

图片

多皮饮是赵炳南先生治疗荨麻疹的代表性方剂,针对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有很多相关的临床报道[1、2、3],许多医家分享过不少使用经验[4、5]。以往使用本方以“辨病论治”居多,并且对于多皮饮的功效、主治、适应证型,各家说法亦莫衷一是[6、7、8、9],辨证要点、方证也不明确,这给使用多皮饮造成困难。所以有必要深入分析多皮饮的方剂组成及内涵,辨明其方证特点。

1多皮饮的出处、组成以及原书中的功效主治

多皮饮出自《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由地骨皮3钱、五加皮3钱、桑白皮5钱、干姜皮2钱、大腹皮3钱、白鲜皮5钱、粉丹皮3钱、赤苓皮5钱、冬瓜皮5钱、扁豆皮5钱、川槿皮3钱等组成。原书中的功效为健脾除湿,疏风和血;主治为亚急性、慢性荨麻疹,主要是针对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而发作时以皮疹为主,而且湿重于热,用过麻黄方不效的患者为宜[10]。除此之外多皮饮还可治疗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11]等。

2多皮饮新解及方证初探

目前对于多皮饮所治荨麻疹的中医证型莫衷一是,如有的辨证为脾肺两虚,风寒束表证[6];有的辨证为心脾两虚,卫外不固证[7];有的辨证为风湿蕴阻证[8]或湿邪蕴肤[9]等。同一方剂出现如此多不同的辨证分型,说明辨证分型的标准不统一,同时也说明大家对于多皮饮存在极大认知差别。鉴于以上问题,重新分析多皮饮的方剂组成内涵,研究其辨证要点及方证特点很有必要。

2.1多皮饮的功效主治新解

多皮饮由地骨皮、五加皮、桑白皮、干姜皮、大腹皮、白鲜皮、粉丹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川槿皮等11味药组成,病机要点主要是针对外在的“五体”,虽是“以皮达皮”之意,但绝不是仅仅将11味“皮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着严谨的君臣佐使配伍关系。方中桑白皮、地骨皮泻肺清热利水;五加皮、干姜皮疏风胜湿开肺闭;再加白鲜皮、川槿皮、丹皮清热利湿,凉血消斑;扁豆皮、大腹皮健脾行气化湿;冬瓜皮、茯苓皮利水消皮肤水肿;而其中又以桑白皮、地骨皮、五加皮三药最为关键,可视为“君药”。另外,笔者认为多皮饮可以看作泻白散、五皮饮合方加减而成,而泻白散有泻肺清热,止咳平喘的功效;五皮饮有行气利水的功效。故鉴于对以上方药的分析,笔者对多皮饮的功效主治有新的认识:其功效应为泻肺清热,行气利水,疏风胜湿;同时根据“以方测证”的方法,其相对应的辨证分型应为肺热郁闭,风湿蕴阻证;病机为当肺热郁闭时,由于“肺合皮毛”、“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功能障碍,导致皮肤津液代谢失常,加之外受风邪,进而形成局部皮肤水肿即风团。

图片

365建站

2.2关于多皮饮的方证

目前多皮饮缺少典型的辨证要点,这限制了其临床合理使用,可采用“辨方证论治”的方法规范其辨证要点。

中医学中方药的功效与其所对应的“证”之间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和针对性。方药的适应证,即简称之为方证,某方的适应证,即称之为某方证[12]。也就是说,某一证有其对应的某一方,相对应的此证也就叫作此方的方证。方证是六经八纲辨证的继续,亦即辨证的尖端[12],是临床疗效的关键,辨证一定要进行到辨方证的层次。

那么多皮饮的方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由于多皮饮可看作为泻白散和五皮饮合方加减而成,故其方证也可根据泻白散和五皮饮方证以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的原文推导而来。

泻白散,出自北宋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又名泻肺散,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嗽[13]”,由地骨皮、桑白皮、炙甘草、粳米等组成。关于泻白散的方证,史欣德教授曾作过总结,即“咳而后喘;发热,午后热甚,轻按觉热,久按若无;颜面水肿,汗出而肿,且欲饮水,如不饮水则身热加重等[14]”。

五皮饮,出自宋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大腹皮、桑白皮、茯苓皮、生姜、陈橘皮等组成,“治皮水。四肢头面悉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故,不喘,不渴,脉亦浮[15]”。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中的原文按语说道:“多皮饮主要是针对顽固性慢性荨麻疹,经常复发,而发作时以皮疹为主,而且湿重于热,用过麻黄方不效的患者为宜。对于亚急性的患者也可选用[10]”。从这段原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①多皮饮不适用于急性荨麻疹,即风邪、表证应该不明显。②多皮饮辨证为湿重于热,湿邪为主,夹有热邪,风邪不明显。③用过麻黄方不效,同样说明风邪、表证不明显。从具体的方药组成来看,也是以针对湿邪为主,风邪不明显[16]。

综合以上泻白散、五皮饮主治症状以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的原文分析,笔者认为多皮饮方证应该为:皮疹、瘙痒迁延数月,每日发作或数日一发,多于下午、傍晚严重,吹风受凉的影响已经不明显,发作时多有口干、口渴、多饮、身及皮疹烦热、汗出、恶热不恶风寒,面部潮红肿胀等症状,而其中尤以口渴、多饮、烦热、汗出、恶热不恶风寒等最具代表性,为其方证要点。

2.3多皮饮方证的鉴别

多皮饮方证还要与其他一些治疗荨麻疹方剂的方证相鉴别,如越婢(加术)汤、麻黄方、除湿胃苓汤等。

多皮饮与越婢(加术)汤:两方都可以见身热、汗出、烦热、口干、口渴、喜饮等症状;但多皮饮所治:病程长;恶热不恶风寒;因受风受寒诱发多不明显,而因憋闷、闷热、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等因素多可诱发。而越婢(加术)汤所治:病程短;恶风更恶热;受风受寒等多可诱发。

多皮饮与麻黄方:两方均可治疗慢性荨麻疹,但麻黄方所治,证见风团粉白或粉红,遇风遇冷加重,无汗,口不渴等。多皮饮所治,证见风团色红,恶热不恶风寒,遇风遇寒诱发多不明显等。

多皮饮与除湿胃苓汤:两方均可以利水消肿,但多皮饮以皮疹反复发作,多汗、畏热、口渴饮多、凉饮为主要表现;而除湿胃苓汤以皮疹、水肿、渗出、口渴、小便不利、腹胀等为主要表现。

365建站微信二维码

2.4多皮饮临床使用时的一些注意

多皮饮一般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病程一般大于两个月;急性荨麻疹一般不用,一是方证不对;再者此时外邪仍在,桑白皮、地骨皮可引邪下行,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这与表证咳嗽一般不用泻白散同理。所以多皮饮所治之证,应该没有表证或表证不明显,只用干姜皮微微散表。

图片

多皮饮中一些药物,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临床已较少使用,可以考虑用其他药物替代,如:五加皮—桑寄生;干姜皮—生姜;扁豆皮—白扁豆;赤苓皮—茯苓皮;川槿皮—苦参等。

多皮饮治疗慢性荨麻疹,若使用得当,一般服药两个月以内基本可以有很好的效果,痊愈后还要巩固治疗一段时间。

多皮饮不仅可以治疗慢性荨麻疹,其他如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也可辨证使用。

3病案举隅

王某某,女,65岁,初诊日期2018年5月3日。主诉:反复风团瘙痒5个月。现病史:近5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反复身发风团,受季节、吹风等影响不明显。外院诊断为荨麻疹,服抗组胺药物效果不明显。目前皮疹每日发作,夜间明显,瘙痒不明显,伴有口干喜饮,易汗畏热,不畏风,面肿,略咳,大便时干燥。既往高血压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查体:系统查体未见明显特殊。皮科情况:周身散见淡红风团,人工划痕征阳性。舌胖暗,苔黄白,脉弦。诊断:慢性荨麻疹。方药:多皮饮加减:地骨皮15g、桑白皮20g、干姜皮5g、大腹皮10g、白鲜皮10g、茯苓皮15g、冬瓜皮15g、桑寄生6g、清半夏9g、淡豆豉10g、生栀子10g、黄芩10g、红曲6g。开药5剂,水煎口服日二次,每日一剂。

二诊:2018年5月8日,皮疹减轻,5日未服抗组胺药。舌红暗,苔黄、干,脉弦数。上方加丹皮10g、郁金10g,干姜皮改3g,开药7剂,水煎口服日二次,每日一剂。

三诊2018年5月15日,皮疹数日发作一次,矢气多,夜寐欠安。舌胖淡,苔黄略干腻,脉弦缓,上方加盐黄柏10g,开药10剂,水煎口服日二次,每日一剂。

上方加减服药至2018年8月15日,风团不发,舌暗胖,苔黄,脉弦数,停药。随访偶有零星散发。

按语:本例病患荨麻疹发作5月,时间较长,受吹风等影响已经不明显,瘙痒不明显,有比较明显的口干喜饮,易汗畏热,面肿等症状,是比较典型的多皮饮方证,所以方药予多皮饮加减,以桑寄生代五加皮;加淡豆豉、生栀子清热除烦;黄芩、清半夏清肺热化痰;红曲和胃消食,全方共凑泻肺清热,行气利水,疏风胜湿之功效。二诊皮疹即控制,方药有效,上方加丹皮、郁金清肝热,解肝郁,减少辛热的干姜皮用量。三诊皮疹继续减轻,加盐黄柏清相火,补肾精,护根本。后期又坚持服药3月,也是遵照原著中的要求,随访未见明显复发,总体疗效满意。

笔者临床体会,慢性荨麻疹,尤其是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中,符合多皮饮方证者比较多,并且夏季尤为多见,临床辨证准确的话疗效还是比较好的。另外,儿童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符合多皮饮方证者也比较多,这些儿童的体质多有多汗、畏热、多饮等特点,使用多皮饮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如果孩子太小,服药不便,改为多皮饮煎汤泡浴、外洗也是有效的[5]。

4总结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

多皮饮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方剂,具有泻肺清热,行气利水,疏风胜湿之功效,适用于慢性荨麻疹肺热郁闭,风湿蕴阻证,慢性湿疹、皮肤瘙痒症等也可辨证使用。多皮饮方证的要点为:口渴、多饮、烦热、汗出、恶热不恶风寒等。总结和应用多皮饮方证,可以大为简化辨证的流程,提高辨证的准确性,也为使用本方治疗除荨麻疹外的其他疾病提供了便捷的辨证方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下期再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Powered by 健康导航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