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 对药应用心得——大黄、熟附子
图片
01单味功用大黄又名川军,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味苦,性寒,入脾、胃、大肠、肝、心包经。气味俱厚,性降下行,善于泻热通便,活血祛瘀。其功用:①能荡涤胃肠实热,清除燥结、积滞,为苦寒攻下之要药,用于治疗温热病的中期或极期出现的热积便秘等实热之症;②治寒积便秘、热泻下痢;③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胆退黄,用于治疗热毒疮疡、烫伤、火伤、吐血、衄血、风火赤眼、咽喉肿痛等实火上炎之症及湿热黄疸;④能活血化瘀,用于治疗产后瘀血腹痛、血瘀经闭,以及跌打损伤、瘀阻作痛者;⑤治疗胃痛泛酸、胃部烦热等症。据抗菌试验,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图片
图片
大黄、熟附子
附子又叫附片,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μ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的加工品。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入心、肾、脾经。熟附子,是由生附子炮制而成,大大降低了药物的毒性。本品纯阳有毒,其性走而不守,上能助心阳以通脉,下可补肾阳以益火,是一味温补命门之火,温里回阳救逆的要药。既能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因大汗、大吐、大泻而引起的四肢厥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症;又能治疗大汗淋漓、手足厥冷、气促喘急等阳气暴脱之症;还能峻补肾阳,益命门火而暖脾胃,助阳化气以利水消肿,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阳萎、尿频等症;又治阴寒内盛、脾阳不振、脘腹冷痛、大便溏泻等症,以及脾肾阳虚、水湿内停,所引起的小便不利、肢体浮肿之症。此外,本品辛热气雄,还可通行十二经脉、祛寒除湿、温经止痛,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等症。
365建站02配伍效果及用量用法配伍效果:大黄气味俱厚,大苦大寒,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其力猛而下行,故号称“将军”,功专荡涤泻下,推陈出新,导实热积滞从大肠而解。熟附子大辛大热,走而不守,温肾壮阳,大补真火,温脾阳以散寒凝、止疼痛。二药伍用,相互制约,相互为用,通腹气、荡积滞之功益彰。
用量用法:大黄5~10克,熟附子5~15克(先煎)。水煎服。
03用药心得大黄、熟附子伍用,出自《金匮要略》大黄附子汤。主治肾虚寒结症: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弦紧。明代张璐云:“大黄附子汤,为寒热互结,刚柔并济之和剂。近世但知寒下一途,绝不知有温下一法。盖暴感之热结可以寒下,久积之寒结亦可寒下乎?……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佐附子,以攻胁下寒结,即兼大黄之寒以导之。寒热合用,温攻并施,此圣法昭然,不可思议者也。”
邓铁涛教授常用二药伍用治疗慢性睾丸炎、附睾炎、睾丸痛等症,可配伍黄皮核、荔枝核、柑核、芒果核、橘核等同用,效果甚佳。
04医案举隅邓铁涛医案:
陈某,学生,男,16岁,1974年12月10日初诊。
睾丸胀痛已近两年,汗多,食燥热食物则尿浊,舌上红点,苔薄白,脉细缓。

熟附子6克(先煎),生大黄6克,小茴香4.5克,黄皮核9克,橘核9克,荔枝核9克,牡丹皮6克,青皮4.5克,川楝子9克。
365建站客服QQ:800083652二诊:1974年12月27日
服前药11剂,睾丸已无胀痛,但有轻微不适,舌黯红苔浊,脉稍弦而缓。
照上方又服十余剂而愈。
至今未复发。1978年8月20日记。
【按语】本案为睾丸炎,属于中医外科学“子痈”范畴,多由气滞痰凝,湿热下注而致,治宜行气止痛,化痰散结。对睾丸炎,邓老常用自拟治睾丸炎方加减,寒温并用,行气止痛,基本方组成:生大黄10克,熟附子10克,黄皮核10克,荔枝核10克,柑核10克,芒果核10克,橘核10克,王不留行15克。腰膝酸痛者加狗脊30克。气虚者加五爪龙30克,黄芪30克。血瘀者加牡丹皮15克。热象明显者加生地黄24克,玄参15克,龙胆草10克,车前子20克。
方中橘核沉降,入足厥阴肝经,功专行气、散结、止痛;荔枝核善走肝经血分,功擅行气、散寒、止痛。二药参合,专入肝经,直达少腹,祛寒止痛、散结消肿之功益彰。邓铁涛教授在治疗睾丸肿痛、前列腺炎、小肠疝气、阴囊疼痛等症上,常以大黄附子汤伍此对药同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